1、h指数的定义:
h指数(也叫h-index )是一个混合量化指标,最初是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物理学家乔治·赫希(Jorge Hirsch)在2005年的时候提出来的,其目的是量化科研人员作为独立个体的研究成果。Hirsch的原始定义是,一名科学家的h指数是指其发表的Np篇论文中有h篇每篇至少被引h次,而其余Np-h篇论文每篇被引均小于或等于h次。
一个人的h指数越高,则表明他的论文影响力越大。例如,某人的h指数是20,这表示他已发表的论文中,每篇被引用了至少20次的论文总共有20篇。
与单纯的总影响因子和总被引次数相比,h指数兼顾研究人员的学术产出数量与学术产出质量,即关注科学家发表了多少有影响力的论文。
2、h指数的重要作用:
(1)衡量研究表现
一些全球大学排名系统已开始将h指数纳入其指标系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该排名于2013年开始将该指数应用于其计算中。目前使用h指数的世界大学排名还有世界大学学术表现排名、世界大学排名中心排名等。
(2)资助拨款
在多种同行评审多学科期刊上发表的研究论文均报告称,较高的h指数与获得资助拨款具有相关性。《World Neurosurgery》甚至发现,h指数是唯一可以预测从著名资助机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获得资助的文献计量指标。
(3)决定任期和晋升
h指数在正式晋升评估中具有一定分量,例如马里兰大学医学院和俄亥俄州立大学等机构均在其晋升和终身任用指南中提到了h指数。
(4)自我推销
各大洲主要大学的教职员工都在其网上传记、领英个人资料和履历表中呈现个人的h指数排名。
3、h指数的缺陷:
(1) h指数不适合跨学科比较,生物学家的h指数普遍偏高,这点与其他指标一样。
(2)h指数对科学家论文集(即科学家迄今为止发表的全部论文)中被大量引用的某一篇或几篇论文并不敏感。
(3)h指数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科学家的学术生涯时间,对从事学术生涯时间大致相同的科学家之间才具有比较意义。
(4)随着时间的推移,学者的h指数只能增长或者保持不变,因而不能反映出科学家的学术休止、退休甚至死亡。